人才流失,現在不只是就業的事,甚至連高中生要就讀大學,也開始往陸港澳來走,尤其大陸放寬申請的學測門檻,去年人數更是暴增,而這背後讓大家更憂心的是,優秀人才從求學開始,逐步外流,未來台灣的高等教育以及菁英又該如何培育。
中國大陸祭出惠台31條政策,其中包含台灣學生只要學測成績達到均標,即可申請中國大學,台生申請陸校人數因此暴增,而不只沿海名校受到台灣考生歡迎,就連一些地理位置相對不優的大學,仍吸引了許多台生申請。
中山女高畢業的鄭茹心在105年度學測拿到68級分,雖然可以申請到台大,但進不了熱門的商學院,於是她在準備指考的同時,跨海申請上海名校
為吸引台灣高中畢業生赴中國讀大學,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上月表示,台生憑二○二一年大學學測成績,在語文、數學、英文考試科目任一科達「均標級」以上,均可報考。對此,在上海工作的台灣家長向本報透露,中國「口惠不實」,實際上是提高門檻,今年許多大學均規定須四科頂標或前標,連台商學校都設有門檻,造成台商台幹子女要在中國念書的困難。
本周學測登場,不過已有少數陸校釋出對台招生簡章。包括廣東暨南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都宣布了對台招生門檻,其中廣東暨南大學祭出優厚獎學金,1科達頂標就可獲人民幣1萬元獎學金,也就事若5科都達頂標,可獲人民幣5萬元;哈爾濱醫科大學則開出50個臨床醫學系名額,門檻只須國英數任1科均標。
兩岸情勢緊張,有減緩台灣學生赴陸讀書腳步嗎?2019年年底,本報整理該年陸校對台招生情況,找到65所陸校錄取台生名單共1232人次,看來台生已用行動證明,赴陸讀書非但沒減緩還悄悄增加了。
年後大陸對台招生又有新動作!1月底大陸教育部宣布台灣學生學測國英數單科均標就可報考陸校,近日「2019年大陸普通高校免試招收台灣考生」官方網站將對台招生陸校從去年307所增為336所,且取消第一批次、第二批次的劃分;另一值得注目的是新增16所預科陸校,且竟包括廈門大學這所985頂尖陸校。
近日大陸開放16所陸校招收台灣學生讀預科,其中有7所是醫事學歷學校,加上大陸眾多醫學相關校系對台生開放,讓對醫學系情有獨鍾、但又礙於醫學系高門檻的台灣學生多了新希望。
大學個人申請入學統一分發結果16日公告,醫學系仍是台灣頂尖學子囊中物;不過近日部分大陸醫科大學公布台生一階名單之後,一些省級醫科大學也頗受青睞,推估是門檻較低,中段班學子也能圓夢讀醫。
大陆75所教育部直属大专院校公布2019年财务预算,结果北京清华大学以297.21亿元人民币、约合1364亿元新台币拔得头筹。这在岛内高校看来,感觉尤其心酸。
大陸會否在美國壓力下放棄「中國製造2025」?恐怕未必。為大力發展AI產業,大陸教育部近日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共有35所大學成為首批獲准設立人工智能系。人工智能專業正式成為大陸大學部的專業科系之一,未來學位授予門類為工學。
近日大陸開放16所陸校招收台灣學生讀預科,其中有7所是醫事學歷學校,加上大陸眾多醫學相關校系對台生開放,讓對醫學系情有獨鍾、但又礙於醫學系高門檻的台灣學生多了新希望。
大陸教育部 1 月底宣布台灣學生的學測單科均標 ( 國英數 ) 就可以報考陸校,近日「 2019 年大陸普通高校免試招收台灣考生」官方網站,又把對台招生的陸校從去年的 307 所擴增為 336 所;值得注意的是新增的 16 所預科陸校中,有 7 所是醫事學歷學校,讓對醫學相關科系情有獨鍾、但礙於醫學系高門檻的台灣學生,又多了一道大門。
新華社北京1月30日電(記者胡浩)記者30日從教育部獲悉,為進一步便利台灣高中畢業生來大陸接受高等教育,為台灣學生來大陸學習創造更多機會,教育部近日調整台灣高中畢業生憑台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試(簡稱學測)成績申請大陸高校的標准。
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新社報道,為進一步便利台灣高中畢業生赴大陸接受高等教育,為台灣學生來大陸學習創造更多機會,教育部近日調整台灣高中畢業生憑台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試(簡稱學測)成績申請大陸高校的標準。
有明星高中畢業生來信詢問,學測成績只差了一些,沒考上心儀的醫學院,現在已經在上台灣的學校;如何去讀大陸醫學院?事實上北京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等都開放台灣學生「本科免試插班試讀」,只不過過去知道的人比較少,成了「隱形版」的陸校入學管道。
國立南科實中學生侯冠宇,國中時為網球選手,學業平平,考上實中後奮發向上,日前如願考取大陸鄭州大學口腔醫療學系,還獲得3萬元入學獎學金,表現相當搶眼。
中國再放寬招生標準,近七萬名台灣高中生能以學測成績申請中國大陸的大學,兩年來,西進台生數量已逾來台陸生,加劇受少子化衝擊的台灣高教危機,這股中國人才收購潮,是台灣年輕人的春天,或是美麗謊言?
中國大陸提供誘因並降低台灣學生赴陸就讀大學門檻,學者觀察將吸引台灣學生前往就學,但若進一步就業得面臨「做中國人」的壓力且與陸生激烈競爭。面對陸方挖我人才,學者建議政府應加強吸引人才回流,並建立登錄機制,以利回台銜接。
大陸國台辦公布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等措施,其中3點與醫學有關,曾至大陸復旦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理事長朱益宏表示,台灣在高等教育領域的優勢盡失,以北京協和醫學院來說,全英文教學,聘請歐美知名客座教授,早已走在台灣各醫學院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