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和馬來西亞近期內或者會互相承認彼此的大學學位。大馬學術資格鑑定機構與台灣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已積極探討互相承認彼此學位的細節,若洽談順利,預料近期將有好消息。
台灣高等教育獲得全球公認,台灣大學也數次入圍全球最佳大學評比,馬來西亞也是留台學生最多的國家,但大馬政府卻不肯承認台灣高等教育文憑,主因在於種族與中國問題。
馬英九總統日前表示,台灣推動大陸學生赴台求學,已經有半年的時間了,但似乎限制太多,希望台灣的教育部門,要重新思考「鬆綁陸生赴台」的規定。
學期結束,學校的大陸交換生紛紛辦理離校手續,他們都是來台僅一個學期的交換學生。四個月很短,但是已經讓他們對台灣的生活,從原本的陌生不習慣,到逐漸熟悉,甚至於愛上台灣、捨不得離開。
第一屆來台陸生近四成不滿來台求學沒有健保、沒有獎學金、也沒有實習機會,自嘲是「次等學生」。教育部表示,當初招生即根據陸生三法宣布相關限制,並設計配套辦法,因國內社會沒有共識,政策開放有難度,但會就陸生心聲檢討現行政策。
一個台灣海峽的相隔,能讓兩岸學生有多大的差別?現讀清華大學科管院學士班三年級的宋之琦有最深刻的感受。出自於對於大陸學生的好奇,大二時決定前往北京大學當交換生。在這半年的交換生生涯中,無論是在課堂上、校園內或是宿舍,處處都讓宋之琦深刻地體驗到兩岸學生的差異性。
中醫特考今年起停辦,數名考生今天赴考試院爭取考試權,盼透過行政救濟修法。考選部規劃司表示,中醫特考停辦都是依照醫師法及相關規定,除非主管機關修法才有可能。
大陸昨天開始舉行全國研究所招生考試,結果今年盛況空前,竟然有高達165.6萬人,報考研究所,把各地考場前擠得水洩不通,不少考生坦言,會考研究所,終究還是因為工作不好找。
101年度大陸地區高等教育學歷甄試將於9月22日舉辦筆試測驗,試務工作由教育部委託國立中興大學辦理,簡章已於5月12日上網(網址:http://emhd.nchu.edu.tw),報名期間為6月15日至7月12日下午5點,9月22日筆試地點為臺灣科技大學。
大陸中國校友會網日前公佈2012中國大學排行榜報告。榜單顯示,北京大學連續第5年蟬連榜首,其次是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
綜合法制日報等大陸媒體報導,這份「2012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主要由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中國科教評價網部門、科學出版社聯合針對大陸大學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綜合聲譽評鑑而成。
淡大陸生蔡博藝昨天指出,兩岸關係越來越緊密,對彼此都是好事;自己就是兩岸交流的受益者,如果沒有來台灣念書,將失去很多寶貴的經歷。她認為,兩岸應多交流,不要預設太多立場,「兩岸距離拉近,誰也不會出拳」。
今年7月中旬,我參加武漢大學所舉辦的「第二屆國際社團交流營」,凝聚了來自世界各國,以及兩岸四地的兩百多位學員。頗令人驚訝的是,武漢大學大手筆地邀請美國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達特茅斯學院等世界一流的學府派學生代表參加。
中國大陸教育部今天宣佈,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103所大學,將仿效西方名校,把課程透過網路等向大眾公開,讓大家可透過上網,學習這些大學專業課程。
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日前赴湖南長沙演講時,除盛讚北大是中國最好的一所大學,並痛批美國教育「一塌糊塗」,總統不懂尊重人。此話一出,引來網友一片撻伐,批評周其鳳的心態根本是「夜郎自大」;網友還反問「一塌糊塗的美國教育教出了賈伯斯、比爾蓋茲,中國有什麼?」
「100學年度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20日登場,馬英九總統在會議中表示支持檢討「開放陸生」限制,並指示教育部立刻成立檢討委員會,針對「開放陸生」政策邀請相關代表進行研議討論。
(中央社記者黃彥瑜新竹市6日電)國立清華大學今天表示,新竹清大與北京清大已簽訂「聯合培養雙碩士學位專案協議」,每年將由兩校各別推薦10名聯合培養的碩士生到對方學校修課,預計從民國101學年度實施。
教育部與梵蒂岡教廷教育部今天(2)簽署文憑與學位採認協定,雙方將相互承認學歷,未來直屬於教廷教育部的全球150多所教廷大學學歷都將被臺灣採認,「輔仁大學神學院」將是其中之一。
國立清華大學今天表示,新竹清大與北京清大已簽訂「聯合培養雙碩士學位專案協議」,每年將由兩校各別推薦10名聯合培養的碩士生到對方學校修課,預計從民國101學年度實施。
首次舉行的大陸地區高等教育學歷甄試成績昨天出爐,經過筆試及論文審查,34位應考人中,有10人通過,只有兩成九,還不到三成,原本12人通過筆試進行論文審查,兩位因博士論文成績未達標準,所以不通過。
中國大陸教育部近日發出「關於做好2012年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工作的通知」,包括北京大學在內的63所學校,將免試擇優招生香港學生。
據大陸教育部官網,這份通知指出,香港從2009年實施高中及大學學制改革,2012年香港將有兩屆高中生、共10萬8300人同年畢業,升學壓力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