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通過陸生三法,台生會則對不承認醫事相關學歷及學歷不溯及既往感到不滿,將提出行政訴訟和釋憲。台生會副會長陳正騰指出,陸生三法通過後對未來台生到大陸念書,或陸生來台求學,都有正面效益,但對已到大陸拿到學位的台生來說,並不公平。
約二十年前,筆者以海基會祕書長的身分列席行政院大陸工作小組,討論「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草案。筆者當場以違憲的理由反對草案中「大陸地區人民繼承台灣遺產以二百萬元為上限」的規定。過了二十年,這項法律終於修改了,算是一個「遲來的進步」,雖然對於大陸人民(相對於外國人)仍有不合理的歧視還有待努力。
去大陸留學如何?畢業於北京聯合大學的台生楊喬,七年前決定在台灣休學,到對岸讀書。台灣不承認大陸學歷,楊喬認為「政策關不住實力」,她現在上海工作,最近將出書分享自己的大陸求學經驗,希望學生仔細考慮自己的選擇。
針對立法院將「排除大陸醫事學歷」入法,大陸台生代表今天到立法院陳情,強調此舉嚴重影響大陸台生的權益,也立即造成台生群情激憤。
藍綠立委在立法院臨時會中,已協商將「排除大陸醫事學歷」入法,以求「陸生三法」可以順利過關。
在政府聲明將限制陸生醫事學歷認證後,今(18)日下午,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魯道夫(Rudolf)為首的10多位留中醫科台生前往立法院外抗議。他們表示,政府這樣的決定是公然違憲,並且要求公平對待留中醫科台生,否則將會繼續抗爭下去。
上海校園陸續進入開學周,上海台生會副理事長夏雯震30日表示,這幾年登陸就讀高校的台生連年增加,今年起,大陸高校也開始採台灣指考成績認證,台生來源更為多元。據了解,上海復旦大學30日舉辦新生入學說明會,今年有50位台灣學生前來報到。
蘭州大學校長周緒紅昨接受本報系專訪,成為「陸生三法」通過後首位接受台灣媒體訪問的大陸大學校長。周緒紅雖未就台灣法律對陸生的限制表示意見,但強調台生若前往該校就讀,將與大陸學生一視同仁。他同時提醒有意「登陸」求學的台灣學生,要有「吃苦」的心理準備。
教育部及考選部前部長、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昨天在全國教育會議中表示,他雖然很高興通過陸生三法,但對於教育部不採認大陸醫師學歷感到「不以為然」。
他指出,擁有國外醫事學歷者要在台執業,已有五道嚴格檢定機制,不應針對大陸學歷設限;但教育部認為大陸醫事學歷品質堪慮,仍不宜承認。
究竟陸生來台會對台生及台灣環境造成何種衝擊,已有多年和陸校交流,校內擁有多名陸生的義守大學傅勝利校長表示,其實陸生來台反而能讓台灣學生接受外來刺激,轉而提升自己的國際競爭力。
開放陸生來台就讀與大陸學歷採證,以成為兩岸教育交流的趨勢。面對陸生三法卡在立法院無法放行,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周美惠表示,無論未來台灣政府政策如何,龐大的陸生將成為台灣學生的競爭者,如何做好準備、增加自己的競爭力才是最重要的。
兩岸學歷是否應該加速相互採認?清華大學校長陳力俊受訪時表示,國際間學歷互相採認已是趨勢,因此樂見兩岸學歷加速採認。不過馬偕醫學院校長魏耀揮認為,要開放學歷和陸生來台可以,但政府必須建立檢驗標準,否則台灣競爭力反而會被拉低。
為提升醫師對病人臨床知能及關懷,教育部高教司指出,七年醫學系教育將研議改為「六加二」,醫學課程濃縮在六年完成,但醫院臨床實習延長為兩年,確保準醫師能與病人有更多實際接觸、深入了解病痛。
繼波蘭「波波」醫學生學歷問題引發部分社會爭議之後,台灣也出現「匈匈」、「斯斯」、「羅羅」、「西西」,明年甚至可能會有「土土」醫學生!
明年恐有「土土」醫學生
目前除有越來越多波蘭醫學生回國參加國考行醫,中縣嘉陽高中與斯洛伐克(斯斯)策略聯盟,於民國九十五年成立醫科留學班。
民進黨籍美女立委陳瑩今(2)日在立法院為了兒子遭受醫學生攻擊委曲落淚!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2)日審議《醫師法》修正草案,結果陳瑩驚爆有台灣醫學系學生不但在網路上對她攻訐,甚至還批評她的兒子是「自閉症、沒藥醫、浪費醫療資源」,陳瑩難過表示,立法院成了衛生署的代罪羔羊,與會的藍、綠立委也痛批留言的醫學系學生道德淪喪,「醫生應該要有醫德!」
立法院今天審查,攸關台籍外國醫學生,在台考證的醫師法修正草案。衛生署副署長陳再晉指出,政院版立場清楚,不分國家,所有外國醫學院畢業生,都須歷經學歷甄試、實習合格,才能參與國考。(陳奕華報導)
台大醫學院今天(14日)舉行聯合徵才博覽會,根據人力業者的調查指出,有將近7成想投入泛醫療產業的受訪者願意到海外工作,首選工作地點是美加地區,其次是大陸港澳地區。業者也提醒,想到海外地區工作,除了要具備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外,克服語言文化問題也是一大挑戰。
經過多起衝突後,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終於確定陸生二法完成初審。教育部次長林聰明表示,未來陸生三法過關之後,陸生和台生的學歷承認的時間點,教育部也會有一致性的公平作法。對於立委開打,林聰明也感到遺憾,認為教育有待加強改進。
朝野立委雖仍在為開放陸生來臺、承認大陸學歷抬槓,但據104人力銀行調查,已有47%企業主,願聘僱大陸大學畢業生。雖然台灣的大學畢業生生產力仍比陸生高出1.68倍,但由於台灣新鮮人起薪是大陸的2.6倍,唯有提高競爭力,才能在兩岸人才競爭中勝出。
針對台灣調查機構所做的兩岸應屆畢業生調查,顯示出台灣、大陸大學畢業生的各自優勢,但目前總體競爭力仍以台生稍勝一籌。不過,台商指出,對企業來說,陸生雖然磨合期較長,但企圖心極強,相對的台生就顯得動力不足,應加強實力,以免被陸生拉近差距。
台灣是大陸學生留學的「新寵」!香港中文大學一項調查顯示,超過三成的北京大學生想來台灣讀書,拔尖大學中的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也各有兩成有意赴台就讀。訪談也發現,針對台灣開放陸生的「三限六不」政策,陸生不太在意台灣不給獎學金,較在意來台是能有實習或工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