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大學醫學前50強
  • 頂標學生經驗談
  • 台灣教育部承認的112所大學
最新消息
學校連結
  • 台灣醫師研習營 福建泉州開營
  • 兩岸大學生新聞營 陸委會:符合健康有序交流
  • 陸海外留學回溫!赴美人數下滑、英澳日漸受歡迎
  • 大學假學歷風波:「保錄」中介賺暴利,中國學生與香港高校各取所需
中華力誠中國大陸留學中心 » 最新消息 » 中國留學相關新聞:高中生拚陸港澳升學 申請數據傳爆增六倍

中國留學相關新聞:高中生拚陸港澳升學 申請數據傳爆增六倍

回總覽

記者 詹舒涵 / 攝影 鍾德榮 報導
發佈時間:2019/04/20 00:00
最後更新時間:2019/04/20 00:00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小

  •  
  • 中

  •  
  • 大

 

人才流失,現在不只是就業的事,甚至連高中生要就讀大學,也開始往陸港澳來走,尤其大陸放寬申請的學測門檻,去年人數更是暴增,而這背後讓大家更憂心的是,優秀人才從求學開始,逐步外流,未來台灣的高等教育以及菁英又該如何培育。


圖/TVBS 高中生拚陸港澳升學 申請數據傳爆增六倍圖/TV

記者詹舒涵:「大學申請入學現在來到了第二階段的面試,陸陸續續進行當中但是隱藏背後的是,不少台灣學生選擇出走,來到的是大陸或是香港的頂尖大學就讀,現在傳出最多申請量已經暴增了六倍之多。」

來到師大附中,畢業在即的高三教室,已經有兩名同學即將前往香港念書,其中申請到香港中文大學,計量金融系的陳品兆坦言,看準的就是香港國際化的金融地位。

師大附中學生(高三)陳品兆:「因為他們那邊就是算金融的,重要的城市然後所以就是可能,實習的那些資源師資那些,也都會聚集在那邊。」

而另一位潘施恩,瞄準的是資工類別申請到的是,香港科技大學工學院,同樣認為香港以全英文授課,能有更好的國際視野,而且像這樣的孩子真的越來越多。

師大附中學生(高三)潘施恩:「出國的趨勢就是感覺,越來越多同學就是要去國外念大學,我們班大概就有三個吧,三個打算要去大陸,有一些是用學測申請,然後有一些是要考他們五月多的港澳台聯招。」
 

圖/TVBS 高中生拚陸港澳升學 申請數據傳爆增六倍圖/TVBS

而去年大陸將台生申請的學測標準,從學測前標百分之25放寬到均標百分之50,讓申請人數瞬間暴增,就來看看近年來的數據,前往大陸就學的人數,從2011年的1433人來到2017年的2567人,足足成長了1.8倍,另外到香港的人數也從2011的141人,提升到2017年的643人,更是成長超過4.5倍。

師大附中祕書柯冠銘:「最主要的原因其實就是等於,他們在選擇未來的工作機會啦,如果他覺得台灣未來沒有辦法,提供一個他好的工作機會,或者是一個等值的薪水,那他們可能就會寧願選擇,我在大學就先到國外去。」

不僅高中生往外來走,即便不走大學也會找機會到陸港澳交流,以世新大學來說在對岸姊妹校,就有一百多所每年都有實習換交換生的機會,以這位口傳系的林同學來說,才剛從上海同濟大學交換回來。

世新口傳學生林苑芳:「一剛開始會選擇去中國大陸,的確是因為有(就業)這個考量,然後到那邊之後看了很多
然後覺得自己必須要再,更增加一點自己的能力然後,到時候可能未來會再做這樣的選擇。」

 
圖/TVBS 高中生拚陸港澳升學 申請數據傳爆增六倍圖/TVBS


世新產學合作處長許碧芳:「因為(大陸)他是一個狼性的社會,所以他們的人口條都很好,很會講很會自我行銷,有五分都有辦法講到十分,所以呢學生後來認知了,要對自己有自信心然後呢,不要謙虛有多少的能力,盡可能表達出來所以他們覺得,在溝通協調跟表達能力,有很好的提升。」

但面對陸港澳爭搶力道,少子化的台灣在高等教育這塊,可說是岌岌可危,但校方表示面對這股趨勢,與其想去封閉不如開放迎接,畢竟海外求學有經濟上的門檻,由校方提供的短期交流,能夠滿足國際視野而且人才的一來一往,也是一種競爭力的實質提升。

世新兩岸事務處主任劉文英:「我覺得讓學生能夠出去看一看,其他的地方看一看世界,尤其在大陸在這個大的華文地區,了解我們未來的就明講競爭對手,對學生來說是一件好事。」

人才外流校園開溜,這股前往陸港澳的奔走潮,究竟是危機還是升級契機,正考驗著台灣高等教育,要從哪個面向應對思考。

新聞來源:https://news.tvbs.com.tw/life/1118783

編輯人 中華力誠大陸留學中心 日期 2022-07-13 瀏覽 746

中華力誠中國大陸留學中心 版權所有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51巷20號2樓 TEL:0986881844
網頁設計 by:奈思網頁設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