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大學醫學前50強
  • 頂標學生經驗談
  • 台灣教育部承認的112所大學
最新消息
學校連結
  • 台灣醫師研習營 福建泉州開營
  • 兩岸大學生新聞營 陸委會:符合健康有序交流
  • 陸海外留學回溫!赴美人數下滑、英澳日漸受歡迎
  • 大學假學歷風波:「保錄」中介賺暴利,中國學生與香港高校各取所需
中華力誠中國大陸留學中心 » 最新消息 » 中國留學相關新聞:台灣把人才往外推 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中國留學相關新聞:台灣把人才往外推 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回總覽

陸生李嘉雯。(李嘉雯提供)

陸生觀察:台灣把人才往外推 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記者陳言喬/專題報導】陸生在台灣待久了,發現台灣也有缺失,更因台灣整體氣氛對陸生不友善,讓原本對大陸政府某些政策頗有不認同感的部分陸生,反倒覺得自己的政府不論施政方針還是理念都還可圈可點。

上海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物聯網業務線產品經理李嘉雯說,台灣整體是不錯的,剛開始接觸時都留下好印象,但接觸久了,還是發現有很多與期待不相符的地方。

她說,「我剛到政大,持學生證到學校對面的學校醫院看病,對方竟然不接待,要我自行到藥房去拿藥,我沒有健保,但想自付也不行,這件事讓我很受傷(按,指對台灣的整體印象),也讓我後來對台灣的很多事情看法也更全面。」

李嘉雯是二0一二年到政大念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權研究所,兩年後以科技管理專業第二名畢業。在沒來台灣前多半透過朋友與媒體認識台灣,感覺台灣很亂,尤其是立法院。來到台灣發現一般台灣人多抱持穩定與安逸的想法,這種小確幸是自我安慰,從某程度看,大多數人心態平和,知足常樂,但這種情況如果出現在年輕人身上,會讓社會比較沒有進步的動力,所以台灣適合養老。

李嘉雯說,陸生比較積極,「付出時間金錢,甚至感情」只為尋找工作機會,當然要認真努力,不積極會對不起自己。

同時,大陸的交換生或學位生素質也是不差的,但就大陸十三億人口來看,大陸整體教育水平在某些方面還是弱於台灣。

她說,讀書時發現台生做PTT排版、色調、格式、剪輯能力要比大陸一般已進入職場的人還要強,這可能是台生喜歡看畫展、設計展、音樂會,是長期潛移默化培養而成的。所以,結論是操作技能可以速成,但自己的想法與創意無法速成。

李嘉雯認為,她來台灣是有收穫的,老師對學生的要求很嚴謹,各行各業的同學也讓她增加很多知識。她們也去參與別人的論文製作,做得非常精細,學到很多思考的方法。

她說,她本有留在台灣的工作機會,但因為政治氛圍不好,因此就沒考慮。例如,太陽花學運時普遍對陸生很不友好,有的台灣同學幫忙說點話,就被其他同學圍剿,何況陸生處境。

不僅校園,在外面也有很多人對陸生不友善,有人以聽不懂國語來否定或排斥陸生,或根本不理不睬,以冷漠、冷暴力歧視陸生。

李嘉雯表示,在三限六不下,陸生無法與台生競爭,加上兩岸關係時親時疏不穩定,更影響陸生留下來的意願。她們那屆有廿個陸生研究生,有一個是學金融商業的,就他留在台灣,不過也只一年就回大陸了。

來台灣念兩年研究所或四年大學的陸生很多都是大陸沿海省市素質較高的一群,台灣培養了他們多年,且他們也比其他大陸人理解台灣,先不說個人主觀意願是否願意留下來,台灣用這種方式把人才往外推,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很多台灣朋友說,台灣很民主、很自由,問她的看法,「我笑笑的回應,但台灣對我們不那麼友善。」

李嘉雯表示,她周遭的一些同學,原本是憤青(憤世嫉俗,對大陸當局或大陸現象不滿者),從台灣回到大陸後,反而對大陸政府更寬容了,他們發現台灣的政府政黨來回換,原本三、五年的基礎建設因少數人的反對而不斷延宕,十年、廿年後,台灣還是那樣,反看大陸是不斷的快速發展。

但她認為,或許隨著交流擴大,能增加兩邊的理解,培養較多的理解基礎,可減少這種傷害,但問題在如何擴大理解基礎,應有更多理性的人,來共同面對問題。


新聞來源:https://video.udn.com/news/598515

編輯人 中華力誠中國大陸留學中心 日期 2017-11-19 瀏覽 1523

中華力誠中國大陸留學中心 版權所有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51巷20號2樓 TEL:0986881844
網頁設計 by:奈思網頁設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