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大學醫學前50強
  • 頂標學生經驗談
  • 台灣教育部承認的112所大學
最新消息
學校連結
  • 台灣醫師研習營 福建泉州開營
  • 兩岸大學生新聞營 陸委會:符合健康有序交流
  • 陸海外留學回溫!赴美人數下滑、英澳日漸受歡迎
  • 大學假學歷風波:「保錄」中介賺暴利,中國學生與香港高校各取所需
中華力誠中國大陸留學中心 » 最新消息 » 中國留學相關新聞:台灣狀元對決中國學霸》我們活得很好!光實習就月領7萬

中國留學相關新聞:台灣狀元對決中國學霸》我們活得很好!光實習就月領7萬

回總覽

商業周刊作者田習如、蔡亦欣、謝宇婷、陳筱晶 | 商業周刊 – 2015年9月9日 下午4:32
 

當台灣學生遇上「中國學霸」,真的只能當待宰羔羊嗎?

5年前,中國首度開放台灣學測頂標生,直接申請中國的大學。在中國校園裡,台生常開自己玩笑是「學弱」(很用功、成績卻不好)或「學渣」(不用功、成績也差),成績排名多在系上屬中間偏後。而「學霸」則是形容既用功、成績也好的學生。

如今,第一批直接申請進入北京大學(簡稱北大)、北京清華大學(簡稱清華)兩所中國頂尖名校就讀的台灣高材生,如今已畢業一年,就業升學情況如何?
 
台生 + 北大學歷 新創公司搶著要

陶欣亞,北大國際關係系畢業。他2010年台灣學測65級分,屬前5.2%的成績,可申請台大,卻直接申請上北京大學化學系。當時想法是先拿北大這名校學歷,畢業後再去歐美念MBA。

但陶欣亞的大一成績卻是同屆150人中最後一名。「那一年很不開心,覺得怎麼念都跟不上他們,滿自卑的,」當時懷壓力大到呈半放棄狀態,書念不下去。

學業考試拚不過「中國狼」,台生用「獼猴」般的靈活度,尋找其他出路。第二年陶欣亞轉到國際關係學系,再次從大一讀起。雖然成績仍落在中後段,但他積極參加創業相關社團,到新加坡的大學交流,去微軟的北京分公司、葛蘭素藥廠的上海分部實習。

現在他在北京新創公司行云智網絡任職,公司主力產品是手機上的社交App「碰碰」,一年內融資就拿到新台幣逾6億元。行云智CEO田行智認為,台灣在自由環境下,年輕人較有創意,他曾到台灣徵求人才,但台灣年輕人多半不想離家到陌生環境,因此像陶欣亞這樣有北大學歷的台生,就是他想用的人。

和上百人搶實習 薪水是台灣三倍

呂國豪,北大經濟系畢業,念研究所同時在金融業實習。他一心想在中國金融投資業發展,升上北大經濟研究所,一邊念碩士,一邊累積實習資歷。

他回憶,自己直到大三暑假才開始找第一份實習,只有中國人壽旗下的財產保險公司錄取他,但那還不夠獲得正式工作機會。其後,他陸續在北京一家手機遊戲公司、台灣的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實習,大四暑假終獲得一個重量級的實習工作,即《富比世》雜誌中文版去年評價為中國私募基金第一名的鼎暉投資。

我們側面打聽,外資投行給實習生的月薪可高達新台幣20萬元,內資投行實習生月薪也在新台幣7萬元以上。呂國豪透露,光是他實習期間的薪水,就是台灣金融業新人的2、3倍。這是台灣不及的市場現實。

首批北大、清華台生畢業 存活率75%

追蹤第一批用學測申請到北大、清華兩校的其他台生現況,包括作家李敖的兒子李勘,去年從北大經濟系畢業後,已到美國華盛頓大學讀研究所;總計11名台生裡,3位沒念完學位就提前返台,2位在校直升研究所,3位申請到歐美名校碩士班,1位回台讀碩士,2位在北京工作。

在中國各省狀元環伺下,第一批台生「存活率」還有7成5,算是不錯表現。這群台灣狀元,放下自尊,接受「人外有人」的事實,盤點客觀條件,然後善用中國名校的豐沛資源,包括學術網絡、交換學生、實習機會、就業人脈等,重塑自身優勢。

台生赴陸的故事持續進行,對這群年輕人來說,中國只是過程,未必是終點;我們也不必爭論,兩岸學生誰厲害?事實是,只要不怕競爭,就一定有舞台。

 

新聞來源:

https://tw.news.yahoo.com/%E5%8F%B0%E7%81%A3%E7%8B%80%E5%85%83%E5%B0%8D%E6%B1%BA%E4%B8%AD%E5%9C%8B%E5%AD%B8%E9%9C%B8%E3%80%8B%E6%88%91%E5%80%91%E6%B4%BB%E5%BE%97%E5%BE%88%E5%A5%BD%EF%BC%81%E5%85%89%E5%AF%A6%E7%BF%92%E5%B0%B1%E6%9C%88%E9%A0%987%E8%90%AC-083246701.html

 

 

編輯人 中華力誠中國大陸留學中心 日期 2016-03-04 瀏覽 2001

中華力誠中國大陸留學中心 版權所有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51巷20號2樓 TEL:0986881844
網頁設計 by:奈思網頁設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