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大學醫學前50強
  • 頂標學生經驗談
  • 台灣教育部承認的112所大學
最新消息
學校連結
  • 台灣醫師研習營 福建泉州開營
  • 兩岸大學生新聞營 陸委會:符合健康有序交流
  • 陸海外留學回溫!赴美人數下滑、英澳日漸受歡迎
  • 大學假學歷風波:「保錄」中介賺暴利,中國學生與香港高校各取所需
中華力誠中國大陸留學中心 » 最新消息 » 中國留學相關新聞: 越來越多中國留學生 選擇學成歸國

中國留學相關新聞: 越來越多中國留學生 選擇學成歸國

回總覽

【新華社】

 

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青年學者熊宇傑從美國返回母校中國科技大學工作已經整整一年了,從忐忑、興奮到滿足、踏實——是這位33歲的年輕教授的內心歷程,很多和他一樣學成歸國的中國青年學者,也有類似的感受。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選擇學成歸國。據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佈的數據,2008年到2011年的四個年份,各類留學生回國人數分別為6.93萬、10.83萬、13.5萬、18.63萬,呈持續大幅增長的態勢。

 

截至2011年底,全國留學生回國總數為81.84萬人,其中過去四年的累計留學生回國人數就佔了48.89萬人。

 

熊宇傑在美國求學和工作長達6年,回憶起6年後首次踏上祖國的土地,他仍然記憶猶新:「國內的教育、科研環境遠遠超出了我的預期,有的科研條件已經不比國外差。更讓人感動的是,國家重視人才的引進,從生活到工作考慮得事無巨細。」

 

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選擇學成歸國,是基於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各級政府的召喚。同時,出國留學人數的增多,也自然使回國人員增多。

 

位於安徽省合肥市的中國科技大學是中國與海外交流最為廣泛的高等院校之一。其人力資源部負責人陳曉玲介紹,近年來,中科大本科生的出國率一直穩定在30%左右。而學校每年聘請約90名海外學成回來的高端學者。「很多專家學者在與國內學術溝通和交流後,歸國熱情日益高漲。」陳曉玲說。

 

如今,中國是世界上海外留學生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中國留學生的足跡遍佈五大洲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一家權威留學機構發佈的《2012中國留學生意向調查報告》顯示,參與調查的2萬名學生中,45%的人選擇畢業後出國留學。教育部網站數據則顯示,中國出國留學人數和回國人數的增長態勢都非常明顯,從1978年到2009年底,約60%的留學人員選擇了回國發展。

 

近年來,中國留學工作進一步完善,逐步建立了從選拔到派出、留學市場引導與規範、國外管理與服務、回國就業與創業的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機構體系。特別是中共十七大提出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要求,中國留學工作取得跨越式發展。

 

2008年,中國啟動實施「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即「千人計劃」)。截至目前,分7批引進了2263名海外高層次人才,並且已經產生了一批標誌性的原創成果,打造了一批具有世界水準的創新團隊。

 

中國各級政府也紛紛開展多項旨在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專項工作。北京市推出了「海外人才聚集工程」。南京市剛剛在一週前舉辦了第五屆留學人員國際交流與合作大會。大連市將在下月舉辦「2012中國海外學子創業周」。

 

海外歸來的許多青年才俊已經成為中國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主力軍。目前,留學人才在上海創辦高科技企業已有4300多家,註冊資本超過5.7億美元。在北京,2011年中關村人才特區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436人。根據相關規劃,「十二五」時期中國吸引留學回國人員新增人數將達到50萬人以上,吸引留學人員為國服務30萬人次。

 

而中國社會的迅速發展,使得留學青年的歸國觀念也有了很大變化:除了報效祖國的情懷外,也可以更從容、更有機會考慮個人的發展。從英國留學回國到上海從事證券行業的「80後」青年穆妍認為,隨著祖國社會與經濟的不斷進步,回國的理由不再僅僅是「愛國」。

 

「比起前輩們為了支援國家建設而放棄國外良好的科研環境和生活條件,我覺得今天我們選擇回國發展,更多的是祖國本身的發展在吸引我們,祖國提供的平臺和環境在吸引我們。在我看來,上海和倫敦已沒有太大的差別。」穆妍說。

 

教育界人士指出,中國學生選擇出國留學的比例提高,這反映了社會經濟、對外開放方面的進步。而當代中國學生更有自己的規劃,他們的想法和目標更多元、更豐富,折射出當代中國在思想觀念、價值選擇上的多元和寬容。

 

【2012-05-05 新華社】

編輯人 中華力誠中國大陸留學中心 日期 2013-03-29 瀏覽 2434

中華力誠中國大陸留學中心 版權所有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51巷20號2樓 TEL:0986881844
網頁設計 by:奈思網頁設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