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大學醫學前50強
  • 頂標學生經驗談
  • 台灣教育部承認的112所大學
最新消息
學校連結
  • 台灣醫師研習營 福建泉州開營
  • 兩岸大學生新聞營 陸委會:符合健康有序交流
  • 陸海外留學回溫!赴美人數下滑、英澳日漸受歡迎
  • 大學假學歷風波:「保錄」中介賺暴利,中國學生與香港高校各取所需
中華力誠中國大陸留學中心 » 最新消息 » 中國留學相關新聞: 《社論》挑選醫學生的困局

中國留學相關新聞: 《社論》挑選醫學生的困局

回總覽

 台灣新生報台灣新生報 – 2012年3月8日 上午12:05

 

學測之後緊接著大學甄選面談的戲碼,近年來各大學逐漸提高甄選入學比率,除了台大維持百分之四十五之外,今年起許多大學都將甄選入學比率提高到五成以上,其中清大、交大、台北醫大和中國醫大的甄選入學比率更達百分之七十。

從一次聯考定江山的局面蛻變到今天兩階段大學多元入學方式已經十八年,教育當局希望逐步擴大甄選入學比率,漸進式達成只需一次考試的目標,讓考生將來都能夠直接用學測成績甄選入學,避免太多考試壓力,增加學習樂趣。

漸進改革阻力雖然較小,但導致學生刺股懸梁的升學壓力仍重,以競爭激烈的醫學系甄選為例,由於遊戲規則的缺失,申請者來源不是滿級分就是七十四級分,池子狹小,同質性和重複性高,加上申請者可以選擇多達六個醫學系志願,導致這一批學測勝利者奔波於北、中、南、東各地的面談選秀會,結果是那些被國立大學醫學系錄取的常常重複出現在私立醫學系的錄取名單上。

以去年醫學系甄選為例,許多著名私立醫學系的正取全部未到,連備取也收到最後一名,學生能否進入醫學系與面談名次無關,醫學院花了巨大的精神和金錢來辦理甄選和面談,卻無法錄取到他們所期盼的學生。換句話說,當代醫學教育者極為重視的面談程序和理念遭到教育部甄選遊戲規則的迎頭痛擊,即使醫學院有心也收不到七十四級以下但適合當醫師的學生。

當代醫學教育者認為面談可以篩選更適合習醫的學生,但現行醫學系甄選遊戲規則卻令許多醫學院失望,也讓眾多醫學教育者啞口無言,難怪有許多聲音質疑為何要耗費考生和家長們的心力和花費以及醫學院的人力資源和時間來辦面談甄試呢?因為甄試錄取名單和學測一致,毫無鑑別度!醫學院希望用面談來篩選醫學生並且擺脫純粹用分數挑選醫學生的本意盡失,而教育當局希望「學生就近入學、就學社區化、城鄉教育均衡發展以及豐富校園多元文化」的目標也遭逢挫折。

英國有三十二所醫學院,高中畢業後憑學測申請,美國則是大學畢業後才能申請醫學系就讀。英國醫學系的競爭頗為激烈,但學生只能申請四所醫學系,反觀台灣只有十二所醫學系,但是學生可以申請多達六所醫學系,當局這種寬鬆的設計辦法除了造成學生甄試的奔波痛苦,也帶給家長金錢和精神負擔,現行辦法也加劇醫學院校挑選醫學生的困局,而更遺憾的是這種挑選醫學生的結果並沒有達到醫學教育者所希望的拉近城鄉、南北和階級的差距,以及避免醫師同質性太高,也就是重科學輕人文的傾向和趨勢。

英國人口是台灣的二點七倍,每年英國醫學系招收名額約八千多,英國醫師人數和人口比與美國相同,是每千人中有二點四位醫師。目前台灣醫學系招生名額長期凍結在一千三百位,但台灣每千人中只有一點八位醫師(含中醫師),數據顯示台灣醫師數目不足,或許我們應該思考的是擴大醫學系名額,賦予醫學院更多的自由和責任,學生填醫學系限兩所,加強面試甄選功能,不把分數當最重要的考量,醫學院錄取各自特色所需的醫學生,而入學之後仍要持續淘汰不適任的醫學生。

編輯人 中華力誠中國大陸留學中心 日期 2013-01-15 瀏覽 2290

中華力誠中國大陸留學中心 版權所有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51巷20號2樓 TEL:0986881844
網頁設計 by:奈思網頁設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