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鄭語謙、陳幸萱/台北報導】
清大、交大、北醫和中國醫藥大學四校甄選上限達七成,只留三成名額給指考分發入學。這些大學多不認同台大醫學院院長楊泮池認為的甄選對高社經學生有利。
教育部則建議台大醫學系改善甄試技巧,不要只錄取家庭社經地位高的學生。
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表示,大學甄選入學名額,是各校依選才需求主動提出,教育部尊重大學自主,除非全校甄選比率超過四成,才須審查。
何卓飛表示,西方國家醫學系選才都採面試,找出人格特質適合學醫的人,國內大學醫學系甄選入學選才,也不能只看分數。建議台大改善甄試技術,不應管社經背景,也不該只以一元化的紙筆測驗爭取學生。
清大今年甄選名額七成,教務長陳信文說,家庭社經地位高的學生升學本來就占較多優勢,但十多年前大家批評聯考,認為有錢的人可以補習,才有了申請制度,認為可讓學生呈現特性及優點,對弱勢家庭有利。
陳信文表示,只要通過第二階段的門檻,口試時,「書審做很漂亮不見得會占便宜」,即使有出國當志工等經驗,但窮苦的小孩「照顧阿公阿嬤,也是在當志工」,最重要的是學生的誠意。清大強調,會持續維持七成的甄選比率。
以醫學院起家的陽明大學今年也開出近七成甄選入學名額,副校長兼教務長許萬枝說,審查甄選資料時,不會只看學生學了幾年鋼琴或其他才藝,而是看考生是否有成為醫師的特質,且調查也發現,指考學生的學習狀況,沒有甄選入學生來得好。
台北醫大教務長黃士懿也表示,甄選入學生表現優秀、甄選也較能看出考生對科系的熱愛程度與性向。
編輯人 中華力誠中國大陸留學中心 日期 2013-01-03 瀏覽 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