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大學醫學前50強
  • 頂標學生經驗談
  • 台灣教育部承認的112所大學
最新消息
學校連結
  • 台灣醫師研習營 福建泉州開營
  • 兩岸大學生新聞營 陸委會:符合健康有序交流
  • 陸海外留學回溫!赴美人數下滑、英澳日漸受歡迎
  • 大學假學歷風波:「保錄」中介賺暴利,中國學生與香港高校各取所需
中華力誠中國大陸留學中心 » 最新消息 » 中國留學相關新聞 - 本報社評----支持鬆綁陸生來台就讀限制

中國留學相關新聞 - 本報社評----支持鬆綁陸生來台就讀限制

回總覽

 中央日報中央日報 – 2012年2月25日 上午10:39

 

馬英九總統日前指示教育部,儘速檢討現行對大陸學生來台就讀高等學校的「三限六不」政策,以利促進兩岸的文化教育交流。若以學術全球化的角度來看,這原本就是早應該做的開放政策,只是礙於綠營強力反對而不得已設限。

 另一開放的重要因素,就是希望能藉此提升台灣高等教育的素質,否則故步自封的結果將會導致台灣競爭力嚴重下滑。試問,正當周邊國家及香港等相繼祭出優惠條件來吸引外國學生,難道台灣還要繼續自我吹噓膨脹?

 任何的開放總會對既有的體制產生不等影響,就像台灣要成為亞太區域自由經貿體系不可或缺的一員一樣,國人就必須有心理準備來面對開放初期的陣痛。台灣已經被過去的鎖國心態封閉太久了,如果再不思考重新與國際接軌的話,那將注定被潮流淘汰。

 可惜的是,在野的民進黨和台聯不僅全盤否定,甚至還以「傾中」批評馬政府,難道有開放的急迫性嗎?還以國內教育問題繁雜,比如十二年國教、幼教問題等為藉口來扭曲開放的意義。況且這些問題與高等教育並不衝突,反而更能刺激國人對整體教育的思考。

 先讓我們檢視目前的陸生來台政策內容。「三限」是限制採認高等學校、來台陸生總量、學歷採認領域;「六不」是不涉及加分優待、不影響國內招生名額、不編列獎助學金、不允許在學打工、不得在台就業和不得報考公職考試。

 根據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的說法,「三限六不」中僅「限制醫事、國安領域不採認大陸學歷」與「不能報考公職」兩項有入法規範,這兩項要放寬,必須經立法院修法,難度相對較高。

 教育部也說,將會與大陸當局溝通,希望能開放放寬目前只准沿海6省學生來台就讀的限制,並希望已獲我方教育部採認的大陸學校,也能參加台灣招生。

 我們認為,由於兩岸尚有許多政治爭議,故不開放敏感的學科有國安考量是可理解的;至於不能報考公職則是各國都有的嚴格要求,不可能鬆綁。既然大陸學生沒有中華民國國籍,哪來資格可以報考公職呢,故在野黨根本是多慮了。

 再者,相信國人都希望看到兩岸的永久和平能早日實現,兩岸人民能無憂無慮地不受政治因素干擾而自由往來。這不只是軍備武力就能達成的,更需要兩岸密切的交流與互動,進而化解歧見、增進互信。既然兩岸人民同文同種、共同分享傳統中華文化,當然更應該共同攜手創造台海和平發展。而分隔已有一甲子的海峽兩岸,可藉由進一步的文化及教育交流,加強彼此認識。

 許多藉去年正式開放之便而來台就讀的大陸學生,無不稱讚台灣社會的人情味及溫暖,不但多次將個人體驗上網與大陸網民分享第一手訊息,更使得他們成為向大陸人民推銷台灣的最佳人選。這是錢買不到的行銷管道,我們必須加以珍惜,並以更開放的心胸歡迎更多大陸年輕學子來台學習與交流。

 令人不解的是,民進黨主席才在日前表示,「要處理中國問題必須要瞭解中國,要瞭解中國必須要在互動中去瞭解。」她強調民進黨要執政,就要「擺脫反中鎖國、贏得社會信賴。」那為何民進黨立委要反對教育交流呢?若民進黨繼續反對,那真的會被時代潮流所唾棄。

 我們深信,兩岸交流越密切,兩岸的眾多分歧就有早日化解的一天。希望馬總統能堅持對的政策,勇敢走下去,讓兩岸人民同享開放的好處。

【中央網路報】

編輯人 中華力誠中國大陸留學中心 日期 2012-08-29 瀏覽 2397

中華力誠中國大陸留學中心 版權所有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51巷20號2樓 TEL:0986881844
網頁設計 by:奈思網頁設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