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邱靖雲台北報導】當台灣學生和大陸學生相遇,將擦出什麼火花?首屆來台就讀大學的陸生唐夢維說,台灣人很熱情,就連只是問路,路人也全程引領帶到目的地。多次往返兩岸、參加比賽的台灣大學生馬叔安、楊小黎則觀察到,大陸選手多清楚人生規畫,台灣選手則都「摸著石頭過河」,建議台生可多學習陸生的毅力、以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
「醒報現場」節目日前以「兩岸年輕人跨海交流,文化比一比」為題,邀請首屆來台就讀的陸生及多次到大陸的台生分享經驗。來賓有兩岸電視主持新人獎冠軍、輔大新聞系學生馬叔安、兩岸電視主持新人獎第2名、政大廣告系學生楊小黎,以及首屆來台就讀的輔大新聞系北京學生唐夢維討論相關議題,節目由超偶歌手羅晴主持。
台灣今年起開放陸生來台就讀,唐夢維就是其中一位。才來台灣將近兩個月的唐夢維說,來台可感受到台灣人的熱情,光是坐飛機時遇到台灣乘客,對方就主動告訴她許多生活資訊;有一次她在校園中迷路,經過的同學還熱心地全程送她到目的地。
此外,她也觀察到兩岸在說話和教育體制上的差異。唐夢維說,因為北京是一個生活步調快速的城市,她的說話速度常被認為太快。她也注意到台灣學生有指考、學測2次大考,大陸高三生則只有一次高考機會,因此大陸學生常覺得念大學得來不易,也較懂珍惜。
因參加兩岸主持人比賽,常往返大陸的馬叔安則說,兩岸文化同種、沒有太大差異,若雙方多以文化共通點交流,可以擦出不一樣的火花。馬叔安也透露他在比賽中認識了一位福州女孩,後來維持一年的「跨海戀情」。他說,兩岸女生的感情態度有差異,大陸女生表達情感更直接。他也觀察到,大陸年輕人對人生目標較明確,台灣人則是「從做中找目標。」
同樣多次到對岸,參加營隊、比賽的楊小黎說,大陸學生的人生目標明確,「不會騎驢找馬」,且毅力始終如一,會積極追求想要的東西。她也提到在主持人比賽中的經驗:由於大陸競爭激烈,大陸選手較不願意借衣服給別人,她主動出借衣服給其他選手,就讓對方留下「台灣人好商量」的印象。
楊小黎建議,與對岸朋友交流時不要在對方身上貼標籤,只要以開放的心面對,彼此會有很棒的交流。本集節目將於10月30日(周日)下午一時在華視教育文化頻道播出,全部內容也可在台灣醒報網站上觀賞。
圖說:醒報現場節目「兩岸年輕人跨海交流,文化比一比」來賓,左起為楊小黎、唐夢維、馬叔安。
編輯人 中華力誠中國大陸留學中心 日期 2012-03-01 瀏覽 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