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大學醫學前50強
  • 頂標學生經驗談
  • 台灣教育部承認的112所大學
最新消息
學校連結
  • 台灣醫師研習營 福建泉州開營
  • 兩岸大學生新聞營 陸委會:符合健康有序交流
  • 陸海外留學回溫!赴美人數下滑、英澳日漸受歡迎
  • 大學假學歷風波:「保錄」中介賺暴利,中國學生與香港高校各取所需
中華力誠中國大陸留學中心 » 最新消息 » 中國留學相關新聞:2011年美國、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大PK

中國留學相關新聞:2011年美國、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大PK

回總覽

“當你將學士帽高高地拋向天空,一個嶄新的世界向你敞開。在這個世界里陽光灑遍每個角落,空氣中彌漫著青春的氣息。你無所畏懼,年輕是你的財富;你無可阻擋,勇氣是你的通行證……”一個即將畢業的中國大學生在自己的《畢業宣言》中寫道。

美國的南希・歐萊瑞(Nancy O Leary)向記者夸贊著自己的兒子。2011年春天,她的兒子從密歇根大學畢業后,在華爾街找到了一份研究員的工作。考慮到如今的經濟形勢,這確實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相比前兩年,2011年無論中國,還是美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都出現了些許回暖的跡象。但是對於那些初出茅廬的年輕人而言,尋找工作永遠是一件復雜而艱辛的過程。而本文將就美國、中國兩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進行比較分析,并從中尋找到一些值得思索的東西。

經濟與就業環境:美國★★ 中國★★★

作為2008年次貸危機的發源地,美國度過了2010年的經濟復甦后,目前再次面臨經濟疲軟的風險。根據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第一季度GDP季比折年率修正為上升1.9%,而美國上年第四季度的經濟增長率為3.1%。按照美聯儲決策者的先前預期,這是所謂“經濟暫時放緩”的開端。

從整體就業市場來看,美國勞工部公布的報告顯示,美國5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5.4萬人,為近8個月來最小增幅,遠弱於經濟學家預期。此外,失業率意外升至9.1%。由於經濟形勢不穩,整體就業市場持續萎靡不振,那些缺乏工作經驗的年輕人的處境可想而知,甚至很多大學畢業生面臨著“畢業即失業”的窘境。

如果冰冷的數據尚顯疏離感的話,身邊人的一些遭遇或許更能令你感同身受。讀碩士的越南裔學生BV Nguyen稱,學校安排的招聘會,一些原本要來參加的公司因經濟不景氣,臨時取消招聘計劃,讓很多人空等一場。而赴會的公司更像是來做宣傳,招聘職位寥寥無幾。

洛杉磯市生產保健品的港資公司陳老板則表示,公司去年從南加大(USC)招了五名碩士,他還花錢給外國學生辦H1B工作簽證,但今年景氣實在太差,生意沒有起色,雖然一些員工介紹自己的學弟學妹來,但公司沒有空缺,只好一個都不要。

但即便如此,2011年畢業的大學生較之前兩屆已屬幸運。EMC Research受舊金山藝術大學(Academy of Art University)委托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今年3/4的公司計劃聘用應屆畢業生。調查涉及從醫療保健到金融業的267家美國公司。受訪公司中有23%計劃在去年的基礎上增加招聘人數。此次調查結論為即將走向職場的年輕人們傳遞了積極的信號。

 

在太平洋彼岸的中國,大學畢業生們匆忙地祭奠了四年的校園歲月后,投入到就業大軍的洪流之中。相比美國的同齡人,他們無疑是幸運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襲來,中國政府投入巨額資金,令中國經濟率先實現復甦。2009年中國經濟增長“保八”成功后,去年重返“雙位數”增長。這也助推的就業市場的回暖。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之前公布今年首季城鎮人口就業情況。一季度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為909萬人,一至三月新增就業303萬人。如果數據屬實,這意味著一季度完成了全年900萬指標的三成四。而城鎮登記失業率則是4.1%,與去年底持平。

在麥可思研究院最新出爐的《2011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藍皮書中顯示,全國2009屆全國總體就業率達到86.6%,2010屆畢業生畢業半年后的總體就業率更攀升至89.6%。報告還特別指出,2009屆和2010屆畢業半年后的就業率連續兩屆上升,2010屆畢業半年后的就業率增長趨勢更為明顯。

評論:
在全球金融危機過后,中國憑借的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廣闊的需求市場,獲得了更多海內外企業的青睞。隨著一些企業擴大規模,用人需求量也隨之加大。另一方面,目前在中國如火如荼的城市化進程,使得大型城市之外的二、三線城市,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工作崗位,從而擴大了畢業生選擇余地。

美國在經歷了上一輪的經濟衰退后,復甦勢頭緩慢。而這一態勢也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困擾著美國經濟,同時失業率在短時間內也難以恢復到平均水平之下。年輕的大學畢業生們因為缺乏工作經驗,更易受到就業市場低迷的沖擊。但美國的高科技、金融服務業個別行業在全球依然保持領先地位,資金在相關行業的投入也將不遺余力,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消化了大量的大學畢業生。

就業方向:美國★★★ 中國★★★

在美國,你或許會發現,那些所謂好找工作的學生僅局限於一些專業。專家表示,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復甦僅針對服務業的專業,如會計,金融,經濟,市場營銷,人力資源和信息技術。其他專業的學生就沒那么幸運了,純文科專業最為糟糕。

然而,這卻造成了如今美國大學畢業生專業與所從事的職業不對口的現象大量出現。學聲樂的去了酒吧調酒,學文學的去接電話,學建筑的去沃爾瑪掃樓梯。

2009年畢業的比夏普說,“他很擔憂第一份職業對未來職業生涯的影響。他本人很想從事出版或媒體行業。“將送啤酒端盤子這樣的工作經歷寫進簡歷顯然很不合適,但是沒辦法,我要還貸款。”

 

在中國,工學專業的學生變得尤為搶手,有些學生甚至未畢業,便被用工單位預訂。就業報告調查顯示,地質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石油工程、采礦工程等專業用工需求明顯擴大。這改變了一些家長和學生們的傳統思維。而在他們眼中的熱門專業,法學、生物技術、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卻明顯受到了用工單位的冷落。

在中國大型城市武漢的高校畢業生供需見面月專場招聘會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哈爾濱電氣集團、武漢鐵路局等300家用人單位,提供近5000個工作崗位。而需要工科背景的職位占據的較大的比例。

評論:
通過上述現象我們可以推斷出,美國和中國在各自的強勢領域上繼續鞏固其優勢地位,亦從側面反映出,之前被各國領導人掛在嘴邊的全球經濟結構調整未成氣候。盡管2008年的次貸危機給予美國金融業沉重的打擊,但環顧全球,尚未有國家金融業能與之比肩。自華爾街誕生以來,經歷過多次金融危機、經濟衰退,均能轉危為安。未來金融業也注定是美國經濟發展的支柱行業。良好的薪資待遇、優越的社會地位,勢必會吸引更多優秀的大學畢業生加入到金融業。另一方面,高科技產業作為美國經濟增長的源動力,軍工、航空、生物技術以及互聯網等迫切需要掌握前沿技術的人才,這為大學畢業生們提供了就業的機會。

雖然中國的服務業在改革開放的二十年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擴大內需”也早已提到了政府的工作日程之上,但目前經濟結構改革的步伐依然遲緩。在這一矛盾不能得到根本解決之前,消費類相關專業的需求將會受到制約。而隨著中國走向深海,以及能源消耗快速增長,企業對於海洋和能源等相關專業學生的需求將日漸強烈。此外,中國的制造業已經成為全球化產業鏈條中的重要一環,相關專業的畢業生供不應求的局面也將會持續。

薪資水平:美國★★☆ 中國★★

盡管美國企業對於大學畢業生的用工需求溫和增長。但提到薪資水平,更多人卻表現得愁眉不展。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的 John L. Heldrich Center for Workforce Development稍早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2009年和2010年,四年制大學畢業生的起薪中值是27,000美元,低於2006-2008年進入就業市場的畢業生的30,000美元。工資水平大概下降了10%。

而另一項調查顯示,針對4,600名雇主機構的調查,和兩年前相比,如今大學畢業生的年薪下降了1萬美元,平均約為3.68萬美元,而2009年大約是4.65萬美元。

佩尤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表示,57%的美國人認為高等教育相比上學的費用,不能提供很好的回報。

在中國,隨著經濟復甦以及通脹壓力增大,大學畢業生的薪資水平也出現了整體性的提高。藍皮書顯示,2009、2010屆大學畢業生半年后的月收入連續兩屆呈現增長,2010屆增長尤為明顯。中國2010屆大學畢業生半年后的月收入為2479元,比2009屆增長349元,其中,本科生月收入為2815元,高職高專生為2142元。

 

評論:
在美、中國兩國大學畢業生的薪資水平增長趨勢的比較中,美國大學生或許會感慨生不逢時。但是考慮到通脹的因素,中國大學畢業生的薪資水平似乎不足以讓他們“笑傲”美國的同齡人們。由於中國保障制度尚不能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提并論,中國大學畢業生更加擔心未來一旦失業,或出現重大疾病時,如果渡過難關。除此之外,由於中國固有的傳統觀念,買房已是年青一代繞不開的關卡,現實生活壓力早已壓得他們喘不過起來,真正的可支配收入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行將結束,未來“工資-通脹”螺旋將更加顯性化。同時,長期的人才培養方向與市場需求的脫節,可能導致個別行業工資低廉,但有些行業的雇工需求難以得到滿足的現象更加明顯。

結束語:

在未來十年,可以想見,全球各國經濟都將經歷一次深刻的變革,而伴隨產業鏈條重配的是,經濟重心的東移。因此身處這一時代的大學畢業生們,無論身處發達的歐美國家,還是迅速崛起的中國,他們都將面臨一個更為復雜,但也充滿著機遇的就業市場。而不管怎樣,如同俄國作家果戈理所說,不說別的,光擁有未來而言,年輕人就足夠幸福的了!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訊.COM) 2011-06-30 09:00:01   (關威 撰稿)

編輯人 中華力誠中國大陸留學中心 日期 2011-09-28 瀏覽 2525

中華力誠中國大陸留學中心 版權所有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51巷20號2樓 TEL:0986881844
網頁設計 by:奈思網頁設計公司